我一直以为春天根本不像书里写得那样,温暖而明媚。 我印象中的春天,永远是冬天遗留下来的归巢。 寒冷又刺骨,像冬日的化身。 但就是在某日的一个下午,在一个骄阳并不炎热、偶尔会有阵阵微风吹来的周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 我记性不太好,只是依稀记得得那天:是周日。 4至5月,恰好是春末转夏初的时间段。骄阳高悬于天空当中,并不炎热。很暖和。 通往教室的路上,恰好微风吹拂,凉爽又舒适,恰到好处。 正如因今天穿得单薄而担心却放下心来。 忽得停下脚步,风吹过发丝,我便站在风中,成了一幅画卷。 或许是在那个瞬间:我清楚地理解了"少年"与"春天"的含义。 若形容"少年",其实夏天会更好。炙热又灿烂,朝气蓬勃,向阳向上。 尤其是盛夏之时"飞扬的少年最动人心,奔跑之时像似穿透了光阴" 很美。但春末转夏初更好。 少年坐在长椅当中,微风一旦吹过,便扶乱了发丝,风力柔和,骄阳高悬。 湛蓝的天空干净地没有一朵云,被飓风吹了整整一夜, 只留下纯洁的蓝色,张狂地渲染在头顶上面。 我想,那更好,也更美。 若要描写少年,不一定非要写"烈阳高照",写"蝉鸣力竭", 写"暖阳悬照于晴空当中",写"微风吹拂的凉意" 那也很好。 --2025.2.23(原文)
3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