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

浏览 8万 . 参与 52
0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 林杰《乞巧》
木鸢铃
0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 韩翃《寒食》 (注: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
木鸢铃
0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 李清照《醉花阴》
木鸢铃
0
新年快乐
木鸢铃
0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唐]白居易《二月二日》
木鸢铃
0
手抄报
枫林晚9
0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明]高启《送陈秀才归沙上看墓》
木鸢铃
0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宋] 欧阳修《渔家傲 · 五月榴花妖艳烘》
木鸢铃
0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木鸢铃
0
花朝节
木鸢铃
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 杜牧《清明》
木鸢铃
0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唐]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木鸢铃
0
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时七月半。 选甚瘫风与缓风,些小微风都不算。 豆淋酒内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 ——[唐] 不详《本草采萍时日歌》
木鸢铃
0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宋] 苏轼《西江月 · 中秋和子由》
木鸢铃
0
勾线啦!
枫林晚9
0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木鸢铃
0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唐]李郢《中元夜》
木鸢铃
0
凤楼春望好,宫阙一重重。 上苑雨中树,终南霁后峰。 落花行处遍,佳气晚来浓。 喜见休明代,霓裳蹑道踪。 ——[唐]元淳《秦中春望》 (注:一般北方以农历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农历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我国南北气候条件不同,南方比北方提早几天为节日是合理的。)
木鸢铃
0
殿阁新秋气象清,玉阶露冷半雕蓂。 六宫最重中元节,院院烧香读道经。 ——[宋]王仲修《宫词》
木鸢铃
0
元宵快乐!
木鸢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