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观后感_影评解析评价_结局彩蛋
《色·戒》是由李安执导,梁朝伟、汤唯、王力宏、陈冲主演的剧情片,于2007年11月1日在中国上映。该片改编自作家张爱玲的同名短篇小说,以20世纪40年代****时期的上海为背景,讲述女大学生王佳芝利用美色接近汉奸易先生意图行刺,佳芝成功勾引易先生并准备下手时,却发现自己已动真情,于是通风报信让易先生逃过一劫,易先生却决定将他们赶尽杀绝的故事。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观后感_影评解析评价_结局彩蛋,希望你们能喜欢!
色戒影评解析评价
在《色戒》被拍成电影之前,已经看过两遍小说了。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篇小说时,就觉得这是张爱玲写得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只是奇怪,为什么这篇小说没有出名。在我看来,它应该有资格和《倾城之恋》、《金锁记》一样红。后来听说李安导演要把它排成电影,非常兴奋。其一,颇有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慨;其二,深信到了这篇小说出名的时候。
然而遗憾的是,从选影片女主角开始到杀青,再到最终上映,人们对于这部电影最热门的话题居然是片中的激情戏。这样好的一部作品,竟被人们归入情色电影之列而成为谈资,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除了床上戏之外,另一引起人们讨论的话题便是—凭什么汉奸如此风度翩翩,而爱国学生则如此蠢笨不堪。自然,爱国人士们的愤慨是不无道理的,毕竟我们从小到大看的电影都是**志士把敌人当猴耍。例如,地道战、地雷战里那些装备先进却弱智异常的日本人被我游击队打得找不着北。现如今,电影里的爱国学生竟然如此无能,更甚的是那个出卖其他**者的女学生竟然是本片女主角。正义何在?天道何在?
关于影片的讨论主要就是围绕两个问题:第一,电影中的激情戏究竟是不是必要,是否已经超出了电影所需要表达和传递的信息?第二,影片中汉奸对**者的完胜是否侮辱了**,是否有贬低**者,抬高卖国贼的嫌疑?
本来以为,影片会引导更多人去读原著。而原著也会被更多人欣赏。却不料电影只是引起了一些在我看来十分无谓的争论。很多话已经憋了很久,可谓不吐不快,如今便来谈一谈我对这篇小说和电影以及这两个热门话题的一己之见。
一开始,我非常不明白为什么李安导演为什么要在影片中安排如此多场大胆露骨的床戏,这与他一贯的导演风格并不符合。直到看了一期他的专访才知道,这样的安排是有依据的。小说里有几处含蓄的提到两人之间的性事,例如文中引用说“英文有这话:‘权势是一种春药。’对不对她不知道。她是最完全被动的”,“又有这句谚语:‘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过胃。’是说男人好吃,碰上会做菜款待他们的女人,容易上钩。于是就有人说:‘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他这安逸的小鹰巢值得留恋。”也许是以前看小说的时候年纪还小,对于这个不太关注,又或者是因为我一贯不仔细的缘故,小说里的这几句话从来没有引起我的丝毫注意。听了李安导演的一席话,不免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床戏的安排的确找到了依据,可是这又引出另外两个问题:第一,佳芝明知自己和同伴会有性命之忧,却为什么要放走老易?是因为爱上了他,或者至少对他有了好感吗?第二,是什么原因使佳芝爱上了老易或者说与他有了感情?仅仅是因为老易找到了“到女人心里的路”?还是有其他原因?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疑问。佳芝为什么要放走老易。书中虽然没有直接的说明两人的除了上床之外还有什么其他方面的感情交流。但是在老易决定为佳芝买钻戒的刹那,书中这样写道:“这个人是真的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尽管这只是佳芝自己的认为,而且并没有说她是否爱上了老易。因此,我们无从判断他们彼此间是否真正相爱了。然而,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彼此间是有了那么一点感情的。
电影里有一个情节,是佳芝和老易在日本餐馆里用餐。佳芝为老易唱了一首天涯歌女,唱到“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爱呀爱呀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爱呀爱呀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时,两人均是十分动情。虽然,这个情节书里是没有的,但我以为李安加上这段情节是对于原著有了精到的理解的,并没有画蛇添足。应该说,两个人彼此间的感情都是矛盾而复杂的。对老易而言,一方面他非常喜爱她,另一方面他的身份和处境又使他对任何人都抱有强烈的戒心,不能和她过于亲热。对佳芝而言,她的任务是引他上钩,然后刺杀他,但是她却对他依稀有了感情和依恋。这段戏正是以一种婉转和含蓄的方式表达了两人这种矛盾而复杂的情感。
所以说,佳芝之所以放走老易,是因为她对于他的感情—如果这还称不上是爱情的话。
可是,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促使她放走老易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她被她的**同伴边缘化了。
书中屡次提到,所有人包括邝裕民都在背地里暗暗笑话她。他们一方面以**的理由要求她做出牺牲;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她的牺牲是肮脏的行为,他们对她不屑,开始和她疏远。她像是莫泊桑笔下《羊脂球》里的那个妓女。她被要求为了大家的利益做出牺牲,然后她的牺牲行为又被认为是下贱和可耻的。这种感觉不仅仅是被出卖,更是一种人格的侮辱。她感到的是比“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更甚的凄凉。
在老易死去之前,她还有那么一点点价值。一旦枪声一响,一切就全部结束了。在那些同伴的心里,她不是什么**英雄,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除了茶余饭后成为取笑的谈资外,她将一无是处。也许,对她而言,这样的死去是一种解脱,是一种更好的结局。又或许,这是她潜**里对于取笑她的那些同伴们的报复。这是她唯一可以把握的时刻,她要让他们知道,她可以让他们成为英雄,她也可以让他们悄无声息的离开这个世界。
因此,被同伴的边缘化和对于老易的复杂情感,使她在那一刹那做出了如此的决定。也许你可以说她不是高尚的,甚至是自私和无耻的,可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会做的。
至于第二个疑问,则要简单的多。
书里这样写道:“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本来,她是猎人,他是她追逐的猎物。到头来,她却反成了他的猎物。李安导演认为,那是“性”的作用。我却以为“情”的原因更多一些。
佳芝是没有恋爱过,第一个获取她少女贞操的是那个她最最讨厌的梁润生,而那只是为了这个任务的完成所做的准备工作。老易是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虽然,与他的交往只是她为了完成她的任务。可是,她究竟恨他到什么程度以至于必须要杀死他,恐怕她自己也不太清楚。而像老易这样的情场老手,便是那些富家太太他也是手到擒来,何况一个还不谙世事初涉爱河的女大学生。
即使是张爱玲在书里多次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性”事,可是没有感情为基础,又怎会和谐。因此,尽管我同意李安导演安排的大量激情戏有依据,但我仍然认为这是喧宾夺主了。也许,对于两人之间这种若即若离,复杂而矛盾的情感世界应该更多一些表达。
即使如此,“色戒”依然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影片,总体上表达了原著的内涵。
至于,质问影片中汉奸对**者的完胜是否侮辱了**,是否有贬低**者,抬高卖国贼的嫌疑?我认为是多余了。首先,这只是一群初出茅庐毫无斗争经验的热血青年,根本称不上**者。况且,这次行动的失败最多只算是曲折多舛的**路上的一个趔趄。
章培恒先生在一九九六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导论中这样给文学定义: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生活的形象反映。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用感情来打动人,一方面是由于作家本人受到强烈的感情并有较高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作家的感情乃是基于人性的,所以能与读者相通。
我想,张爱玲也好,李安也罢,无非只是想表达佳芝在这种处境下,内心的挣扎、痛苦、无奈、矛盾、无助、彷徨的复杂情感。还是那句话,佳芝不是高尚的,可她是活生生的。
色戒观后感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
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引起的温暖、舒适的体验;承诺则指维持关系的担保。拥有了这三点,爱情才能长久。
张爱玲的《色戒》所描述的爱情故事,除了激情是否还有其它两点,我看观众很难达成一致。下面来看看龙应台的点评。
龙应台在——『《色戒》:性在床上,爱在绝望里』一文里我看到了三个观点。
其一、“征服一个男人通过他的胃,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牝道。”——张爱玲。
如果王佳芝背叛了她的同志,是由于她纯纯的爱,她还可能被世俗谅解甚至美化,但是,她却是因为性的享受,而产生情,而背叛大义,这,才是真正的离经叛道,才是小说真正的强大张力所在。
“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就权力的掌控而言,易先生是“猎人”,王佳芝是“猎物”;就肉体的释放而言,王佳芝可能是“猎人”,易先生是“猎物”。
因为有如此浓烈的“色”,才会有危险而肃杀的“戒”。易先生把一枚“戒指”圈在王佳芝的手指上,究竟是易先生施“戒”于王,还是王是易先生的“戒”,恐怕是一个辩证关系、互为连环。
二、没有张爱玲,没有香港,也就没有**这段历史。
他(导演:李安)非常自觉,这段**史,在香港只是看不见的边缘,在上海早已湮没沉埋,在**,逐渐被去除,被遗忘,被抛弃,如果他不做,这一段就可能永远地沉没。他在抢救一段他自己是其中一部分的式微的历史。
三、真相何其稀少,我们只能从小说中去寻找。
《陈立夫回忆录》第232页:丁默邨(电影里的易先生)本来可以不死的,但有一天他生病,在狱中保出去看医生,从南京拘留所出来,顺便游览玄武湖……这个消息被蒋***看到以后,蒋委员长很生气地说:“生病怎还能游玄武湖呢?应予枪毙!”
丁默邨就被枪毙了。只因为他从狱中出来,贪看一点湖上清风,被一小报记者认出来,写上了报。
啊,我不禁掩卷叹息。难怪丁默邨的死刑判决书读起来那么地强词夺理,对丁默邨所提出来为自己生命做辩护的种种白纸黑字的有力证据完全漠视。原来,判他死刑的,根本不是一个真正的法院,也不是一部真正的法。
在那样的时代里,你对所谓“忠奸”难道不该留一点人性的空隙吗,不管是易先生还是丁先生,是张爱玲还是胡兰成?
龙应台之问?肯定不是问李安和张爱玲,而是问观众。张爱玲在写小说时,对于“忠奸”她是无所谓的,然而对于人性的描述她很重视,并尽量做到实事求是。我估计她也没想的那么复杂,她只想到自己与胡兰成的情仇爱恨,从而给后人留下了那段真实的历史。
以上就是色戒这部电影的观后感_影评解析评价_结局彩蛋,希望你们能喜欢!
色戒影评
色戒结局
色戒观后感
色戒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