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交响曲是谁的作品

490 浏览
007卧底

《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作品。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4年,作品55号。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

但当时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愤然撕去标题页,改成了《英雄》的曲名。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

《英雄交响曲》的正式名称是《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交响曲第一乐章描绘了英雄在战斗中成长;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亦是贝多芬独创;第三乐章是谐谑曲;第四乐章是凯旋进行曲式的终曲。

从1803年5月开始,贝多芬着手创作《降E大调交响曲》。关于这首交响曲创作的动机和由来,众说纷纭。流传甚广,但又不足全信的传闻是:贝多芬在创作此曲时,是以拿破仑为对象而创作的,因此他在总谱扉页上写有“题献给波拿巴”的字样。当他听说拿破仑称帝时,大怒而叫道:这个人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罢了,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大肆蹂躏全人类的权利,把自己置于万人之上,成为了一个**者。然后,愤而扯破总谱的封面,以致扉页都被擦破。1804年10月此曲出版时,改名为“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写的交响曲”。

该曲的总谱1804年春誊写好后,立即经维也纳的法国使馆办理呈献给拿破仑的手续,但不久又作罢。至于以上的故事只是为这次赠献增添了传奇的色彩。另外,为这首乐曲四个乐章加设标题一时也蔚为风尚。如将第一乐章加上“一位英雄的死”;第二乐章为“葬礼”;第三乐章为“墓前的休战”;第四乐章为“葬礼的宴会和赞歌”。甚至有人认为第一乐章表现了拿破仑的骑马奔驰以及在埃及的征战。

但实际上,无论此曲有多少的外在动机,其内在冲动完全来自作曲家正在受伤又渴望新生的灵魂,来自作曲家对战胜命运的英雄——新的自我的企盼。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听觉出现了问题,1798年至1799年病症明显加重。到1801年,病症愈发严重起来,从而使贝多芬内心出现危机。1802年贝多芬在海利根施塔特写的遗书就是一个明证。但是他无休止的作曲欲望把他从自杀的欲望中拯救出来。“是艺术,是她留住了我。我认为,在我没有完成交给我的全部使命以前,就离开这个世界,这简直是不可能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决不允许它毁灭我。”就在他精神最忧郁的时候,他却写出了充满欢乐情绪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这一交响曲第一乐章出现的英雄主题兆示着歌唱战胜命运的英雄、赞美战胜自我的英雄的交响曲的出现。

总之,这部作品绝非是一部描绘拿破仑形象的描述性作品,即使贝多芬在作曲时心中存有某位英雄人物的形象,他对这部作品的创作依然是纯粹和抽象的。


关于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或17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逝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视频推荐

更多
偷偷藏不住的作者是谁
25播放

偷偷藏不住的作者是谁

兰波的下体的伤是谁造成的
37播放

兰波的下体的伤是谁造成的

偷偷藏不住要翻拍的明星是谁
32播放

偷偷藏不住要翻拍的明星是谁

澹台烬是哪本小说里的男主
22播放

澹台烬是哪本小说里的男主

黎苏苏跳城楼是哪章
826播放

黎苏苏跳城楼是哪章

不良帅怎么死的
641播放

不良帅怎么死的

爽文 男频
类似巨人的新娘有哪些
271播放

类似巨人的新娘有哪些

日漫 HE
长月烬明讲的什么故事
17播放

长月烬明讲的什么故事

打开APP搜你想看,本站所刊载图文之著作权归快看漫画官方和快看漫画用户所有,内含官方内容和快看社区用户编辑内容,非经本站授权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