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结局
洪承畴结局:洪承畴是顺治帝的老师,在济府为奴的二十六个汉人逃跑,济度决定不留活口追杀逃走的汉奴,幸存的两个汉奴,而洪承畴好生照顾了两个汉奴。之后济度得知汉奴在洪府,就带入闯入洪府找到了两个汉奴,洪承畴为了保护两个汉奴行为触犯了大清法律,最后顺治帝革职了洪承畴议政官职。
洪承畴年幼家贫,帮母亲卖豆干为生,十一岁辍学了,当地学者洪启胤同情他,传授洪承畴《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孙子兵法》等,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孝廉,次年入京参加会试,得中进士二甲十四名,授刑部江西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明**天启七年(1627年),升陕西督道参议。
当时陕西是农民起义的高发地,而洪承畴对于农民军的判断也很准确,对农民起义军作战也非常勇猛,后升任延绥巡抚,十月授陕西三边总督,1634年加**太保、兵部尚书,兼督河南、山西、陕西、四川、湖广等处军务,**农民起义。而洪承畴也颇有战绩,在对农民军作战中,俘获了闯王高迎祥,送北京处死,后连败李自成,农民起义转入低潮,但是这个时候抗击清兵的卢象升战死,崇祯皇帝调洪承畴抗清,为蓟辽总督,由于当地的总兵都不听号令,加上中央的催促,最终洪承畴在抗清中失利,被围松山,被清兵俘虏,最后被劝降。
《洪承畴为清朝立的功劳和结果》
1、为多尔衮献计,击败李自成入关
李自成大顺军攻陷北京,崇祯帝自尽,明朝灭亡。此时洪承畴向多尔管建议“出其不意,从蓟州、密云近京处,疾行而进”,直趋北京,多尔衮采纳了洪承畴的建议,也接受了吴三桂的投降,最终杀败大顺军。洪承畴建言将目标对准大顺军,招纳故明遗臣,很快清廷稳定北直隶、山东、山西三省之地,迁都燕京。入关后,顺治皇帝**他为**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并授秘书院大学士,成为清朝首位汉**学士。
2、竭尽全力帮清朝安抚江南
随着清朝军队的节节胜利,多尔衮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于是下达了剃发令,这下激起了全国**的抗清高潮,江南形式一片糟糕,危难之中,多尔衮于闰六月以洪承畴代多铎,授予“招抚江南各省总督军务大学士”,敕赐便宜行事。洪承畴在任期间,竭力缓和满汉的民族矛盾,以绥靖招安为主,由于了解明朝军民的想法,很快便安抚下来,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屠杀大批忠于明王室义士,遭天下唾骂。
3、平云南,征讨永历政权
随着形势发展,永历帝在孙可望的拥护下,占领了云南,并且发起了北伐清朝的**,清朝一直也无法解决永历政权,此时洪承畴已经61岁,又被**为“太保兼**太师,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户部不得稽迟”,“事后报闻”,出师征讨南明永历政权。在洪承畴的努力下,清兵平定云南,洪承畴疏请发内帑赈济贫民,并暂缓向逃亡缅甸的桂王余部进军,使战乱之后的云贵**秩序趋于安定,生产开始恢复。八月,以年老体衰、目疾加剧请求返回北京,翌年奉旨回京,却遭冷遇。
洪承畴为清朝立了那么大功劳,按道理应该受到清朝的重赏,连吴三桂都封了***,但是在洪承畴退休的时候,康熙皇帝授予洪承畴微不足道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袭职衔。这对洪承畴来说是多么大的羞辱,在清朝接受了儒家文化以后,认为他是“叛明”,所以清朝将洪承畴列入《贰臣传》,只是念其功大,才将其列为贰臣甲等。
在清朝得不到接纳,在自己乡亲父老面前更加尴尬。洪承畴入清后曾回乡省亲,在泉州建造府第。洪府落成后,没有一个亲友、故旧上门。就是洪承畴的母亲和弟弟都拒绝入住。弟弟痛感**灭亡、兄长投敌、发誓“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携母亲避居船上,泛江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