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有枇杷树的真相
庭有枇杷树的真相是让人对爱情失望。
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我们***语文课文,此文最后一句让人印象颇深: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原文里面写的清清楚楚: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项脊轩志》悼念的就是这位第一任妻子魏氏。从他写的《项脊轩志》不难看出字里行间的情真意切,伉俪情深。
时隔一年,归有光*妻王氏,期间归有光补《项脊轩志》的后两段。也就是说,归先生前脚悼念了一下亡妻,后脚就*了名门闺秀。再或者,干脆就是搂着新欢悼念旧爱。归有光与王氏大约是***夫妻缘分。王氏病逝后他又痛哭涕流写了《王氏画赞并序》缅怀亡妻,足见两情缱绻。
写妻子的一段是十多年后补写的,既写了“可喜”,也写了“可悲”。可喜事有二:一是伉俪情深,兴趣爱好相近,常“从予问古事”和“学书”,表明妻子对自己的尊重与理解。
二是妻子的小妹问“何谓阁子”,说明妻子回娘家常提及夫家事,还常常把与丈夫朝夕相处的项脊轩挂在口头,从中可见夫妻感情的深厚。这样的亡妻,怎不令人思念。然而写到这里作者却以一个细节的记述来取代直接的抒情。
《项脊轩志》作者介绍
归有光(15***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
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备守御,作《御倭议》。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年近六十岁的归有光得中进士。及第后历官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等职,故被称为“归太仆”。一度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隆庆五年(1571年),归有光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吴水利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