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的作曲家
《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1939年首次映,歌曲慷慨激昂,在中国****时起到鼓舞作用。1960年代后期因**的建议,被殷承宗等音乐家改编为《黄河协奏曲》,后来又出现了有石叔诚版的《黄河协奏曲》。
由于**形态方面的原因,《黄河大合唱》在**“**时期”被禁止演奏。
2015年8月26日,****出版****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歌曲”网络投票结果,《黄河大合唱》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2019年4月13日,在《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纪念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延安**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0周年”系列活动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举行。
冼星海个人简介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黄训、孔宇,***员。祖籍广东番禺(今广州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音乐家”之称 。
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师从作曲家萧友梅和俄籍小提琴教授托诺夫。1928年进入国立音乐院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
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9年6月,加入中国***。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因肺病在莫斯科病逝。
冼星海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1935年至1938年间,冼星海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开拓了中国现代**音乐的新局面。还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不朽名作。
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民族抗敌救国的精神武器。2009年冼星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