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的终点在哪里
唐僧取经的终点在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
那烂陀,梵名Na^landa^。又作那兰陀寺、阿兰陀寺。意译施无厌寺。全称那烂陀僧伽蓝(梵Na^landa^-sam!gha^ra^ma)。
那烂陀寺规模宏大,曾有多达九百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最盛时有上万僧人学者聚集于此,玄奘在此从戒贤法师学习多年,听讲《瑜伽论》、《顺正理》、《显扬》、《对法》、《因明》、《声明》、《集量》等经书,兼学婆罗门学,义净在此从宝师子学习十年,翻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三卷,《一百五十赞佛颂》一卷;此外来此学佛的僧人还有慧业、灵运、玄照、道希、道生、大乘灯、道琳、智弘、无行等法师。
玄奘《大唐西域记》、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那烂陀寺都作过说明,而义净对当时那烂陀寺的布局、建筑样式,寺院**和寺僧生活习惯,叙述尤其详细准确。
公元12世纪,那烂陀寺已被战火毁灭,只留下一处面积约一平方公里的遗址公园。
贞观三年(629)**因饥荒允许百姓自行求生,他即从长安出发,经姑臧出敦煌,经今**及中亚等地,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俱舍论》《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因明论》《声明论》等论典,着重钻研《瑜伽师地论》,兼学梵书《声明记论》。
那烂陀寺的历史起源
传说此地原是庵摩罗园,后来五百商人捐钱买下献佛,佛在此说法三个月。后来摩揭陀国王铄迦罗阿迭多在此兴建佛寺,子佛陀鞠多王在寺南扩建,此后呾他揭多鞠多王在东面建寺,幼日王在东北建寺,金刚王在此西建寺,中印度王在此北建寺,帝日王此东建大寺,中供佛像。经过历代君王的营建,那烂陀寺宏伟壮观。
另外,梵语“那烂陀”三字意谓“施无畏”或“无畏施”。
西元八世纪初,笈多王朝没落,印度教勃兴,那烂陀寺亦顿告衰微,十二世纪末曾为伊斯兰军队所毁。
十九世纪(1861年),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康宁汉考古发现一片佛教遗址,出土许多**佛教石雕、铜像、铜盘和印章等,经与《大唐西域记》核对,证明是那烂陀寺旧址。
1957年,中国**捐款30万元**币在那烂陀寺附近建造一座中国式的玄奘纪念堂。
2006年12月9日,《****》详细报道耗资10亿美元在遗迹附近重建那烂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