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原著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的原著是美国作家斯蒂芬·埃德温·金的中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收录于小说合集《四季奇谭》中,副标题为“春天的希望”。
该作讲述银行家安迪,被当作杀害妻子的凶手送上法庭。妻子的不忠、律师的奸诈、**的误判、狱警的凶暴、典狱长的贪心与卑鄙,将正处在而立之年的安迪一下子从人生的巅峰推向了世间地狱。安迪在狱中在忍受了多年的磨难之后,终于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越狱而出,重获**。当翌日典狱长打开安迪的牢门时,发现他已不翼而飞,预感到末日来临的典狱长在检察人员收到安迪投寄的罪证之前,畏罪自杀。
监狱作为故事背景带有寓意性,以安迪、典狱长、狱警和囚犯们所构成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错谬、混乱的。安迪是一个无罪的好人,却被关进监狱接受改造。肖申克的几任典狱长没有一个是清白的,但他们却在那里颐指气使,教化训导着无罪的安迪。在这样一个错谬、黑白颠倒的世界,现代派作家笔下的人物通常会自甘堕落或精神崩溃,而斯蒂芬·金塑造的安迪却像一只浴火后重生的火凤凰,健康自信地飞出了炼狱的火坑。这样的结果同样寄托着作者要使荒原上的人们坚守善良人性并“振奋”起来的创作主旨。
史蒂芬·金自己从小就是个电影迷,对电影有着发自肺腑的热爱,一直痴心不改;由于电影给予了他无尽的欢乐,因此自己有能力后,也想对电影艺术予以一些回报。于是,他立下了一条规矩,即授权新手导演可以将他的任意短篇小说拍成电影,条件很简单:未经他本人许可,不得对成品进行商业展映;只象征性地收取一美金改编费,外加在电影完成拍摄后寄一份录像给他留存。当时最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愿意免费送出自己短篇小说的电影改编权!消息一出,立刻吸引了许多想在电影行业一试身手的年轻人。之后,史蒂芬·金陆续授出了十六七篇小说的改编权。因史蒂芬·金的近乎免费授权而诞生的改编电影,后来被称为“一美元宝贝”(DollarBabies)。
从文字到影像——一部影史经典的坎坷之路
再次联系史蒂芬·金时,德拉邦特在电影行业主要是参与了一些影片的幕后工作,仍只是个籍籍无名的业内新人导演,并没有什么足以拿得出手的作品。然而,面对这个只打过一次交道的年轻人的要求,史蒂芬·金仍未加思索地答应了。
之所以慨然应允,除了此前弗兰特不负其所望,也因为史蒂芬·金对此很是好奇与期待:他很想看看,弗兰特会从《丽塔·海华斯和肖申克监狱的救赎》这个短篇小说中改编出怎样的电影剧本。在史蒂芬·金看来,这篇小说是他创作的“颇为文艺范儿的令人伤感的小说”,具有画面感的视觉元素并不多——这样的一部作品,实在算不上是能脱胎换骨出好电影的适当材料。
最终,两人谈妥了条件,愉快地签了合同。(据说改编权的费用是五千美元,弗兰特把支票寄给了史蒂芬·金。但金一直没有兑换这张支票,并且后来把支票装裱起来送回给德拉邦特,还附上一张说明:“为防万一哪天你需要保释金。爱你的史蒂芬。”金的幽默性格,以及二人通过合作结下的友谊与依赖,由此可见一斑。)然而,接下来的几年,弗兰特又几乎杳无音信了。史蒂芬·金一度以为弗兰特遇到了改编过程中的麻烦,打起了退堂鼓。
但是,1992年的某一天,他突然收到了弗兰特寄来的电影剧本。坐下来阅读完这部脚本之后,史蒂芬·金只有一个感受:“改编后的剧本简直太出色了!”获得了原著作者的认可之后,弗兰特找到了城堡石娱乐公司,成功说服其投资拍摄这部电影。这家公司此前投资拍摄了金的小说《伴我同行》——改编自《四季奇谭》中的另一篇名为《尸体》的中篇小说。主要拍摄地点最终确定在了一座废弃的监狱。
经过几个月的辛苦拍摄和剪辑,最终,弗兰特将剧本从文字转变成影像,并剪辑出一部时长近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最终定名为《肖申克的救赎》,于1994年春季在美国上映。影片的效果怎么样?至少在史蒂芬·金看来,电影让他非常满意,把他的原著小说处理得非常好!但是,虽然影片立刻就俘获了原著作者的心,当时却并没有在影院吸引太多观众,沦为“票房毒药”,让投资方很是赔了一笔。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虽然票房遭遇滑铁卢,但不少专业的影评人还是对此片青睐有加。在当年的奥斯卡颁奖季,它先后入围了七项奥斯卡提名。可结果是,1994年奥斯卡的竞争实在是太激烈,面对《阿甘正传》等众多优秀的作品,《肖申克的救赎》最终颗粒无收。然而,在之后的岁月里,随着影迷们的口口相传,这部电影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赞誉,闪烁出愈加耀眼的光芒,成为许多观众心目中的无冕之王。国外IMDB网站的网友将其评为第一佳片,国内的影迷也在豆瓣网打分,将其推上排行第一的宝座。有知名的影评大V称:面对这部神作,中国和美国的网友达成了空前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