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者
环保##者壁纸
容华:不一定。因为他们在泼画的同时,也破坏了一幅传世名画。我认为,对于泼画行为,我们需要做出一个价值衡量:在环保**者想要宣传的“停止使用化石燃料或石油的急迫性与重要性”和“毁坏画作”之间作出价值衡量。
编者按:近年来,在英国、荷兰、意大利,德国等博物馆内发生了一系列环保**者的抗议行为,其中不乏泼画等激进行为。在博物馆里泼画的环保**者究竟是在破坏艺术,还是成为了艺术的一部分?我们究竟应该怎么认识和评价这些行为?播客“隔墙有耳”主持人、牛津大学法学硕士十木邀请来自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制作专业硕士郭容华,以及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史论硕士在读的木然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
容华:不久前环保**者在罗马泼了梵高的画。有媒体报道称,目前还不知道液体是否透过玻璃渗入对画作造成破坏。根据意大利的法律,一旦这幅画被损坏,攻击画作的四名环保活动人士很可能面临高达2年到5年的监禁。尽管画作大概率没有被损坏,但我们可以从报道中看出大多数人的态度。相关人士在告诫环保**者不要攻击画作,并表示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木然:有意思的是,环保**者选择特定艺术家的特定作品,并不是为了让艺术作品原本意图更加完满。例如停止石油(JustStopOil)组织就是为了引起关注而破坏这些画作,其目的是为了宣传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某些环保**者仅仅关注画作的物质价值,将画作的所有价值扁平化。这与殖民、父权,包括形成刻板印象有着同样的底层逻辑。因此,如果环保**者选择泼某一幅画,仅仅是因为这幅画足够贵,那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这种选择是在简单地把艺术品物化,把它标记为资本或者资本之间的游戏币。
我们今天讨论了很多,从环保**者的泼画行为是破坏还是艺术;艺术品权力的维度;艺术介入现实**的历史;最后聚焦于艺术品和艺术行为的教育意义。当艺术遭遇环保**,或者艺术遭遇**现实和环境危机的时候,它会带来特别复杂的角度。我们不能仅仅从反对**正确的话语,或者“我们要支持一切行为艺术”这样的角度,去对这个事情做一个简单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