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
惩罚好看吗
2,过度惩罚会迫使孩子擅长撒谎,因为每个人都难免做错事,但家长过度的惩罚会让孩子害怕被惩罚,撒谎掩盖自己的错误就成了逼不得已的选择。
众所周知,惩罚来源于**,但**并不能完全代表自身。惩罚往往来源于触犯法律,而犯罪又有特定的受害人和加害人,而有些刑罚受害人也可以放弃,如有些受害人出于各种原因放弃了加害人应该赔偿的罚金等。
我们认为惩罚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会伤害人,实施时必须把握好一个前提,适时、适度、得法,只要抓住实施惩罚的时机。一般来说,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是实施惩罚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孩子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最能让孩子刻骨铭心,希望老师只要把握好惩罚的量,要顾及孩子的承受能力和尊严,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因人而异。对性格内向,自尊心强的孩子,易采用温和式的方法;对脾气暴躁,自我**差的孩子,应采用严厉式的惩罚;对性格倔强,逆反心理强的孩子,易采用谈心式的惩罚方法。在实施惩罚时,要讲究策略,首先肯定孩子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让孩子能体会实施惩罚者的良苦用心,能平和地接受惩罚。
惩罚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措施,在家长跟孩子商量完奖惩之后,带领孩子一起遵守这项规则,犯了错误就要受到惩罚,家长态度要端正而且明确。尤其是在确定惩罚之后,不能心软又给予孩子奖励或是免除惩罚,不然这样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是没有效果的。
如果需要用到惩罚,说明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感到不满,但惩罚却并非就等同于发脾气、羞辱、打骂。希望家长在使用惩罚措施的时候,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控制情绪。惩罚不是目的,只是帮助的手段,需要就事论事,不因错误事件本身而否定孩子;不惩罚过度,不以惩罚做威胁,那样孩子记住的只会是家长的愤怒与对惩罚的恐惧,对修正行为并没有多大帮助,反而会降低对惩罚的敬畏心。
这段视频的传播引发了不少争议。一些网友认为如果是群演,那么演完后应该及时把日本军服脱下,而穿着日本军服在大街上打闹,这是一种不敬**、不尊重历史的行为,应该受到惩罚。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只是一种娱乐方式,不应该过于严厉地惩罚这些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