饴细工介绍
说到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张震港津津乐道:“明代以后,景泰蓝工艺的运用,使金银器更加流光溢彩、金碧辉煌。如今的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既继承了南派实镶錾花工艺,又融合了北派花丝技艺,形成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工艺文化和特征,在造型上更多采用雕塑的表现手法,写实而细腻;在色彩上运用景泰蓝工艺,斑斓而夺目。”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即以金银为主要材料,辅以其他配饰,经过精细雕錾,制成金属手工艺品的工艺技术。这些手工艺品分成金银首饰、金银配饰、金银器皿和金银摆饰四大类,可供室内陈设欣赏并具收藏价值。金银细工制作技艺起源于汉代,兴盛于隋唐,辉煌于明清。
张震港,1972年出生于金银细工技艺之家,太祖父、祖父、母亲、叔叔均从事了一辈子的金银细工制作。19岁的张震港中专毕业后,跟随叔叔学习金银摆件的雕刻和制作,后进入杭州金银首饰品厂专业从事金银大件制作,成为厂内唯一一位既会设计又会制作的金银雕刻师。29岁那年,张震港又跟随“铜建筑之父”朱炳仁学习铜雕技艺,并担任雕刻**的开发工作。由朱炳仁创意设计,由张震港负责雕刻的《灵隐小铜殿》和以奥运会鸟巢为蓝本的《和兮奥运银壶》等作品,荣获了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展金奖。这段铜雕技艺的学习过程,也为张震港提升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49年后,**对金银实行统购统配,银楼业大都改行,杭州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金银制作厂主营首饰,金银细工这门技艺面临濒临绝灭的境地。2009年,张震港创建自己的雕刻工作室,把金银细工技艺和钢刻技法合二为一,拓展出全新的艺术创作途径,诸多作品在历年中国(杭州)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获奖。张震港拿出一张自己作品的照片,这件银器既**又熟悉,原来这就是按照雷峰塔地宫出土的纯银阿育王塔一比一复制的作品,用1毫米厚的纯银纯手工打造,重2400克。
自唐宋以来,杭州就已成为经济富裕、人文荟萃之地。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对金银器的追求,造就了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的快速发展,经历了唐代的富贵华美、宋元的简约风尚,在明清时期发展到了空前的高度。金银器精品出现在日常生活、祭祀佛事和陈设摆件等各个场合,其工艺之精、制作之巧为前人所不及,特别是皇家宫廷用器更是登峰造极。到**时期,杭州的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已形成清秀典雅、刚柔并济的江南地域风格。各大银楼也遍布杭城,信源、义源、乾源、五源、裘天宝、老凤祥、杨庆和等都是当年的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