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塞高清资源
就在华沙的整个防御体系如火如荼地推进时,俄军在日俄**的失败改变了其发展思路。俄军高层**到,现代**中毫无机动性的防御要塞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机动性的野战部队才是决定战场局势的关键,但当时俄军为了防御广袤的国土,大量修筑和维护要塞群,严重挤占了本就紧张的国防预算,进而造成野战部队难以大规模扩充和推进现代化**。1909年1月,沙皇下令拆除波兰境内除奥索维茨和莫德林以外的所有要塞,首当其冲的便是华沙在维斯瓦河东岸的堡垒群,它们在一战前被拆除殆尽。西岸的大多数堡垒因为俄罗斯当局拖沓的执行力而得到暂时的保全。
与此同时,华沙要塞的拆除工作被紧急叫停,1913年后,俄罗斯当局匆忙加筑剩下的堡垒群,但此时留给俄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包括莫得林的外线堡垒群在内,大多数工程进行地极为仓促,在**开始时也仅仅完成了基本防御设施的重建。尽管如此,华沙地区的要塞体系仍是欧洲最大规模的要塞群之一,俄罗斯坚信有了它就足以在西部边界挡住德军的进攻。
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但直到今天,亚历山大要塞都没有在**中发挥它的作用。一战后波兰重新**,华沙城市范围扩张至此,要塞的三个堡垒被拆除。二战后又陆续拆除了部分建筑和墙体。不过其主体部分大多仍然保留至今,要塞部分区域目前属于波兰军队所有,另外的部分**为城市公园。
俄罗斯在战前就已经认识到,在现代**中,机动的野战军比固定的要塞和堡垒更重要,但实际战况仍然比最极端的预想还要激进。虽然华沙要塞的形制和规模十分适合长期防御,但北线、南线的溃败使华沙周边成为一个孤立的突出部。在德军全线向西推进后,只有莫得林的守军抵抗住了德军数次进攻,华沙和泽格兹要塞的守军仅仅作了象征性的抵抗便放弃阵地,随着整个俄属波兰的俄罗斯军队一同西撤。至当年10月,**国军队已经推进至里加-巴拉诺维奇-捷尔诺波尔一线(今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及***西部),俄罗斯帝国苦心经营了数百年的西进成果毁于一旦。
1910年后,国际局势已极为严峻,**一触即发。俄罗斯当局再次改变思路,决定加强华沙**的要塞防御。1912年起,俄军开始在莫得林要塞之外再度修建一圈外线堡垒群,外线共建造11座堡垒和12座中间工程(在相邻较远的要塞之间设立的辅助防御设施),距离要塞中心约5-8公里,原有的内线堡垒群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并与外线部分堡垒加构了联络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