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人问题
除了司法领域,基勒还在军队和经济界宣传他的测谎仪,而且大获成功:很快,公司老总、**行政机构和美**报局也开始渴望拥有测谎仪。基勒成立了一家研究所,开始培训测谎专家,为测谎仪开启了商业模式。
1946年,基勒开始对田纳西州橡树岭核设施的员工进行测谎。两年后,时任中情局**罗斯科·希伦科特下令用测谎仪“测试自愿参与测谎的每名中情局员工和求职者”。冷战还没开始,美国人就已经将测谎仪想象成**安全的保证了,如美国历史学家肯·亚尔德所说,“使用测谎仪成为一种美式强迫症。”
“测谎仪将改变一切。”基勒承诺道,“75%的罪犯会马上坦白罪行。”80多年前,基勒在威斯康星州庆祝他的仪器第一次在司法审讯中得以成功应用。根据他的测谎仪测试结果,1935年2月8日,陪審团认定一起药店抢劫案的两名嫌疑人有罪。“在法庭上,测谎仪和指纹具有同样的效力。”基勒对媒体赞颂道。而实际上,早在1922年,测谎仪就被逐出了美国法院,但这显然并没有让他的高涨情绪受到影响。
1921年,基勒开发出他的第一台测谎仪。伯克利市警察**奥古斯特·福尔梅尔将这台机器描述为“电线、管道和旧番茄罐的疯狂集合”,但他仍然给了这位年轻的同事使用许可。和基勒一样,福尔梅尔也希望能为警局的残暴审讯找到替代方法。此外,他们还寄希望于通过测谎仪来控制腐败。
有照片显示,受检者坐在笨重的仪器旁,胸前围着皮带,上臂缠着套环,皮肤上戴着感应器,测量呼吸频率、血压和皮肤传导性。仪器没有显示屏,数值以曲线的形式画在一张方格纸条上。也正因如此,基勒的测谎仪有个官方的名字叫“多种波动描记器”——非常精确的术语。与这个官方名字相比,“测谎仪”这个名字虽然带有误导性,但明显更受欢迎。有数据显示,1922年,“多种波动描记器”的谷歌搜索次数远少于“测谎仪”。几乎没人知道“多种波动描记器”,但每个人都知道“测谎仪”。
除了司法领域,基勒还在军队和经济界宣传他的测谎仪,而且大获成功:很快,公司老总、**行政机构和美**报局也开始渴望拥有测谎仪。基勒成立了一家研究所,开始培训测谎专家,为测谎仪开启了商业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