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香君介绍
田雯的六首题辞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剧作给他的整体感受,今昔之感十分强烈,前四首均如此,只有写李香君一首,虽情感上仍与上面相承,但着眼点在李香君的个人品质。末首,他又重新回到他所熟悉并沉醉的气氛中。六首诗以情贯之,顺流而下,只提到侯李二人,并且对候无太多的关注。宋荦与侯方域是同乡,与侯亦师亦友,这份因缘自然让他对于此剧有不同的理解。他的诗直接从侯方域、李香君、柳敬亭入手,,因其与侯方域的特殊关系,加入了一些事实和剧情的对照,这一对照也正可以说明他对剧中情节相对历史的正误十分敏感,但他知道剧作就是剧作,并未过多评价,接下来描写剧中侯李之情、南明**态势,最后对孔尚任的剧作进行了整体评价。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在提到李香君的时候都如此立足,宋荦就几乎以一个清醒的文艺评论家形象面世,从剧本写作意图角度说“侥幸千秋是李香”,认为李香君并不是孔尚任认定所要表现的人物,只是其创作需要之下的产物。李赓芸在反驳张问陶的诗作中也说“欲向南都谱旧闻,偶然刻画李香君”继承了宋荦的观点。前文已提及孔尚任的写作目的:“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刻画李香君也当如宋荦、李赓芸所言,是创作的需要,孔氏自己对李香君恐怕也不如读他剧作的诸多题辞者那样,将其放入历史情境中,为她立传,写她心曲。但孔氏这一人物形象创作得实在太成功,不由得人摆脱她的魅力。
位于江北古城如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绘园,和媚香楼有几分相似之处。说起水绘园,人们会想起冒辟疆和董小宛,说起媚香楼,人们会想起侯朝宗和李香君。冒辟疆和侯朝宗都名列“明末四公子”,董小宛和李香君同样都名列“秦淮八艳”。
阮大铖邀马士英在赏心亭赏雪选妓,被李香君趁机痛骂以泄恨,但仍被选入宫中教戏。李香君托苏昆生将桃花扇带给侯方域,侯方域回南京探望,却被阮大铖逮捕入狱。清军渡江,弘光君臣逃亡,侯方域方得出狱,避难栖霞山,在白云庵相遇李香君,在张道士点醒之下,二人双双出家。
一朝事发,南京城被清军攻破之时,李香君趁乱逃出皇宫,回到秦淮河畔的媚香楼,然物是人非,这里既没有昔日一同寻乐的姐妹,亦没有她心心念念的侯郎,李香君恍然落寞之际,她没有想到的是,在板桥的另一侧,侯方域与她擦肩而过。
位于江北古城如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绘园,和媚香楼有几分相似之处。说起水绘园,人们会想起冒辟疆和董小宛,说起媚香楼,人们会想起侯朝宗和李香君。冒辟疆和侯朝宗都名列“明末四公子”,董小宛和李香君同样都名列“秦淮八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