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河的彼岸
来自大河的彼岸头像
结尾催人向上,体现在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一条湍急的大河,行动则是架在两岸间的桥梁”。又恰当地引用词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使文章的结尾气势磅礴,收束有力。
即使慢,驰而不息,终会达到所向目标;纵落后,矢志不渝,终将到达远方彼岸。不经风雨,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橘子之所以有层皮,是因为一切的收获都要靠付出而获得。浮舟沧海,付出趁年华。于**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当渭水归于平静,邓秀急忙用远视观察仪望向“大河”彼岸,却意外发现已经渡河的敌人舰船,无论是殷商军还是永泰川军,都早已或被毁灭或被俘。对岸布满了义军各类战舰,无论舰首以何图案为标记,舰体上共同赤红色的“西野”两字格外耀眼,与邓秀师团墨黑舰艇上的白字“殷商”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肃,黄土绿树,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服色尚黑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出没。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犄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葱白菜,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传递。
阎月君是创造性很强的女诗人。关于诗,她有自己的见解。下面这段话是诗人创作态度的表白,对我们理解《月的中国》有着直接的启发:“从遥远的过去,走向无穷尽的将来,一个伟大古老的民族悠久而充满苦难的昨天与今天,歌与哭,泪与笑,是如此执拗地占据着我的内心,血脉一般,使我的诗饱含了她的苍凉与苦涩。我是大河的一滴。我来。我去。大河生生不息。而我的魂魄却因了她的血缘,无时不在喧响一种永恒,从我渺小的瞬间里开出花朵,温馨地,此岸与彼岸--沧桑的每一个年轮”(《诗刊·青春诗话》1986年1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