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诗官
采诗官官方
采诗观风并非是单向地从民间采诗,更是借助采诗了解民间疾苦,将之作为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乐官整理民间流传的歌谣,使之更加优雅整齐,成为官方推行的经典曲目,在重要典礼上演唱。如《诗经》中的《关雎》《采蘩》《采蘋》等歌诗,原本是周南、召南地区的民歌,经过乐官的整理后,在燕礼、射礼、乡饮酒等礼仪中广泛使用。西汉的郊祀歌是汉乐府吸收赵代秦楚民歌整理而成。唐宋教坊演奏的新乐、俗乐和散乐是收集整理全国各地及周边民族的音乐而形成的新曲目。借助采诗观风,**文化能够做到雅俗共赏,形成了既有经典流传又有艺术活力的文化生态。
采诗是由外交、行政和乐官等行**系参与的**性设计,借助歌诗可以深入了解地方风俗、观察百姓好恶、反馈行政得失,形成借助礼乐考察**得失的施政理念。古代中国有着怎样的采诗**?这一**又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一起来看本期****读史。
早期中国所形成的采诗**,是借助歌诗所体现风土人情来观察民生疾苦,建构了多个行政系统相配合的采诗**。《左传·襄公十四年》载,晋国乐师师旷对晋平公说:“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瞽为诗”即乐官采诗或者整理诗。师旷又引《夏书》言:“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遒人”是出使他国的使臣,他们沿途收集歌谣,归国后进行整理。
太师陈诗被视为天子观民风、知得失的行政手段,在后世被效仿。武则天曾仿旧制,要求负责礼乐的太常卿采诗以观风。唐玄宗巡幸各地,诏书中常言“将陈诗以问俗”,要求采集歌诗以观民风。在《大唐开元礼》所列的朝觐仪式中,还有“命太常卿采诗陈之,以观百姓之风俗”的****,表明乐**系仍在有效延续。
采诗观风是充分利用乐歌的感性表达,来体察不同地区百姓的喜怒哀乐,作为考察风土人情和行政得失的参考。乐歌含蓄而富有情感的表达,可以直感而深刻地反映民风民情,由此形成了早期中国以乐官为核心的**反馈机制和行政调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