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录
茶录漫画
关于徽州炒青,明冯时可(隆庆进士)《茶录》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制法,其后于徽之松萝结庵,采诸山茶于诸庵焙制,远迩争市,价倏翔诵,人因称松萝茶,实非松萝所出也。……松郡余山亦有茶,与天池无异,顾采造不如,近有比丘来,以虎丘法制之,味与松萝等。”
既是炒制茶,对于火候,自然是十分关键的技术要点之一。明人张源曾在《茶录》中作了翔实的记述。明代“炒青”制法技术的理论总结已经系统化,标志着明代“炒青”茶日渐盛行并逐渐取代前朝“蒸青”茶。当然,这种变革与明朝统治正式宣布废团茶兴叶茶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的诏令,散叶茶大力盛行,而自明代炒青绿茶广泛推行以后,炒青绿茶的工艺不断改进,各地生产不少各具特色的炒青绿茶。
2.《茶录》是北宋蔡襄撰写的中国饮茶论著。该书是研究宋代茶史极有价值的茶书,也是继陆羽《茶经》以后最有影响的茶书。在上篇论茶中,主要论述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火胁盏和点茶。在下篇论茶器中,主要论述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和汤罐。他从制茶工具、品茶器具等方面进行论述,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宋代茶文化非常发达,一方面形成了宫廷茶文化,宋朝历代皇帝都有饮茶的喜好;另一方面,由于市民阶级的兴起,出现了反映市民精神的市民茶文化。斗茶之风兴盛,最初兴起于民间,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便描绘了市井斗茶的场景,后来发展到文人圈,再然后宫廷中皇帝大臣们也纷纷加入斗茶行列。另外,宋代文化艺术气息浓厚,茶诗、茶帖、茶画的大量出现,也使得茶文化与艺术结合起来。宋代还出现了一批茶学著作,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
宋代“点茶法”有一套完整的程序:经碾茶、罗茶(以罗细筛)、候汤(烧煮用水)、熁盏(熏烤茶盏预热),然后点茶,宋徽宗《大观茶论》还将点茶细分为七个步骤。点茶法始于民间,是多种茶饮方法中的一支,而经蔡襄在其茶文化名著《茶录》中详加介绍之后,很快在民间广泛流传。之后,宋徽宗《大观茶论》再度详解点茶法。于是,末茶冲点饮法迅速成为宋代茶饮文化的主流,形成了中国茶艺的一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