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人
总之,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家庭、学校、**和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诸因素中,对小学生心理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与学校教育,二者在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入手,因材施教、及时教育,就能有效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小学生最善于模仿,善于崇拜,在他们心灵中教师的形象是伟大的,在他们看来老师是慈爱、知识、公信、道德的代言人,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是**的最高标准,是他们仿效学习的楷模。小学生会在某些行为发生的第一时间被“”。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衣着整洁,精神振作;语言要亲切、自然,可以批评,但不能辱骂;行为要热情大方,经常关爱帮助学生,不体罚学生,为学生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版)》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上,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的不良人格特征,是促发子女产生神经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在行为问题学生中教育方式为**的和尊重孩子的情况均显著低于无行为问题学生。
交通安全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头等大事。事实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就曾指出,小学生要“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跨越隔离栏。”可是我们的小学生是否都能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呢?面对少年儿童严重的交通安全问题,学校有必要对小学生进行交通法规安全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遵守交通法规的**,帮助学生提高交通法规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