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面包坊人物角色
但在沈淑珍眼里,让鸿铭这样的“喜憨儿”掌握一门手艺,并不应该成为爱德面包坊的最终落脚点——帮助他们通过这个平台“走出去”,与“普通人的世界”链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接纳,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才是爱德面包坊存在的最重要意义。
而爱德面包坊,也确实“慢”。在这里,有专门的特教老师、社工和烘焙师傅,陪伴、帮助鸿铭和其他几位“喜憨儿”学员,用他们能接受的速度和强度进行学习和培训。有时候,一个常人看来非常简单的动作,教了会,会了忘,忘了又教,**了又忘……不计其数次地反复,才换来学员们比较稳定的发挥。“咱们面包坊确实不能跟外面其他店比。我们的节奏要根据学员们的实际接受能力来不断调整,因此产量和销量都难以成为关键的绩效指标。”爱德基金会苏州中心主任沈淑珍说。
如今,鸿铭的生活丰富、充实、有序:在面包坊认真工作、学习,业余时间会打打篮球、帮妈妈做做家务,还能给妈妈做一桌简单而美味的饭菜……对他而言,与爱德面包坊的相遇,变甜的不仅是味蕾,还有生活。
登州路上的1903面包坊·膨胀酵主氛围感十足,它是青岛啤酒博物馆打造的首家1903面包坊,这里将青啤人世代守护的百年珍贵啤酒酵母,用大师级的音乐面包工艺,揉进面团烤成面包,将青岛啤酒的灵魂注入面包,转变为消费者舌尖上的美味体验,传奇新承……
所以自从鸿铭立志想做一名面包师之后,大家几乎每天都在爱德面包坊看到这样一幕:鸿铭站在操作台边,在师傅的指导下,微弯着腰,微皱着眉头,聚精会神地打面,一下,一下,又一下……很多时候因为久站,额头上微微渗出了汗珠,他也顾不上擦。这时候在鸿铭的眼里、心里,只有一件重要的事:“好好打面,提高做面包的技术。”鸿铭觉得,手臂每次一抬、一甩、一打、一压,成为面包师的梦想就离他越近。而随着技能一同提升的,是鸿铭的自信心。当一切都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向前进时,那些“毛毛躁躁”的、老出错的时刻,也愈发少了。慢慢地,他甚至能成为面包坊学员中的“小班长”,在很多工序上给小伙伴们帮个忙、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