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仔接骨头剧情
在炎热的夏日,恐龙屈服于高温,倒在泥里死去。很快,食腐动物就会剥去骨架上的肉,然后把骨头弄散。但在骨头还没来得及风化掉之前,河水就泛滥了,骨头和恐龙的脚印都被埋在了一层淤泥下面。更多的沉积物将骨头埋得更深,直到最后,包含骨头和脚印的沉积物变成岩石(粉砂岩和页岩)。在粉砂岩和页岩的边界上留下了脚印,而骨头则留在了粉砂岩中。地下水中的矿物质逐渐取代了组成骨头的一些化学物质,直到骨头本身变成岩石。埋在地下的骨头和脚印现在成了化石。一亿年后,隆升和侵蚀暴露了恐龙的坟墓,所以幸运的古生物学家可以挖掘它们。恐龙再次崛起,但这次是在博物馆。
“这3条恐龙除头骨化石被风化外,其他骨头比较完整。一条恐龙大约7至8米长,一条约5米,一条约4米。从3条恐龙骨头化石挤在一起的形态看,3条恐龙可能是群居,突然死亡的。”发掘团队成员、禄丰市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主任**说。
首先,重要的是要明白,当恐龙化石被发现时,它通常只有几块骨头。这些骨头可能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支离破碎的,这使得很难知道整个动物的样子。此外,石化过程会改变骨骼的原始外观,使其难以确定其颜色、纹理和其他物理特征。
整片地方散布着数千块骨头,覆盖半径超过一公里半,然后是另一个启示,在石场发现的骨头里几乎每块植食动物的骨头上都有被压碎、断裂和被咬过的痕迹。有些骨头上有深深的沟痕,其它的都有一定程度的碎裂,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这些恐龙都死在这个地方?
鸟类的恐龙起源说是目前科学界普遍认可的一种关于鸟类起源的设想。日美研究人员此次研究的恐龙化石是植食性恐龙绘龙的化石,属于非鸟恐龙化石。据日本媒体报道,这些化石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2005年在蒙古国境内距今约8000万年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全长3至4米。化石保存状态良好,几乎所有的骨头都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