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少年
田螺少年app
淠水之于我也是温馨所在。少年时代,农家生活困难,但凡淠水所灌之田,皆盛产泥鳅、黄鳝、米虾和田螺。我们春天钓泥鳅、装黄鳝,夏天网米虾、捡田螺,不仅改善了家中生活,也体验到大自然中的无限乐趣。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在夏天的夜晚,等月亮挂上天空,我跟在母亲的身后,手提小竹篮去水塘里网虾,半条塘埂走下来,便能网上一竹篮子的米虾。母亲说,有淠河水的地方虾肥。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时期,娃娃们长身体,长知识,长见识,同时也激发出了探索精神,冒险行动。家里的相框、闹钟、半导体都敢拆开以观究竟。带锁的抽屈,不用钥匙照样可以打开,悄悄拿走为数不多的零花钱。只需拆下螺丝,再不动声色的地装回。只有天知地知,自己知晓。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往往爬过树,掏过鸟窝,偷摘过瓜果,抄过作业,说过错话,为了捍卫尊严而打过架,抓过知了,捏过蚯蚓,追过蝴蝶,砸壳取肉吃过田螺。这样的丰富的经历,才是少年时光完整的闭环。
可惜现在已经看不到螺蛳挑子了,偶尔也有流动摊贩,卖的是田螺。用那种透明塑料的奶茶杯装着,一杯一杯的卖,就没有那种自己动手堆的乐趣了——少年大约也没有特别留意到,这个清明期间的独特景致!
著名民间故事田螺姑娘中“恭谨自守”的少年谢端就由其出处《搜神后记》直指为东晋时“侯官人”。此后期间区划拆分并合、名称变动沿革,唐武德六年复置该县,治所立于闽江之畔,与荆溪相对,后县治迁入福州城内,自唐时成为福州治所、“八闽首邑”,虽然历史沿革不断,地域或大或小,但侯官之称,历经千年、弦歌不辍。
曾振源少年时靠卖田螺度日子,后来辗转找到南洋的娘舅,在南洋谋生。挣了大钱以后,曾振源终于实现了衣锦还乡娶妻生仔“起”大厝的夙愿。随着丰源商号在南洋各地以及中国东南沿海名闻遐迩,东美曾氏成为闽南的巨商望族。曾振源、曾福全父子斥巨资在家乡建了一座中西合壁的庄园,即后来的东美曾氏“番仔楼”。